齐泽克解读庄子:“庄周梦蝶”的三种解读

分类: 365bet投注 发布时间: 2025-11-05 12:10:02 作者: admin

第二种解读是哲学式的解读,这种解读或许更接近于道家思想的原意,庄子通过“庄周梦蝶”的故事阐述了“物我同化、万物一体”的思想理念。在庄子的思想中,不仅天地万物是一体的,甚至梦境与现实都是一体的,并没有本质区别。

庄周梦蝶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《庄子·齐物论》篇里面,在这一篇里面庄子提出了“万物齐一”的思想:齐彼此,齐是非,齐生死,齐物我。彼此、是非、生死、物我,在庄子看来并没有本质区别,万物一体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庄子的思想体系。而“庄子梦蝶”的故事只是这一思想的具象化演绎。

庄子把梦境和现实看成一个整体,或者也可以称之为“梦觉的同构”,意思是梦境和现实并没有高低贵贱、是非真假之分,它们都是世界的一部分,这是一种抽离的视角。庄子说:“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,而愚者自以为觉,窃窃然知之。” 庄子说,真正清醒的人,真正觉悟的人,才会明白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大梦,而无知的人,还自以为清醒,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一样。庄子说,这是多么愚昧无知。为什么真正清醒的人,反而会认为自己身处梦中呢?

这里其实体现了庄子的梦境和现实的深刻洞见。身处梦中和现实中,唯一的区别并不是真实与虚幻,而是人是否能够拥有自身,是否能主宰现实。我们以为在梦中一切都是虚幻的,不真实,不受我们控制的,而现实中,我们认为可以控制自己以及外在的现实。但庄子提醒我们,在梦境和现实中,我们同样没有控制力。就如同在梦中一样,我们无法主宰梦境;在现实中,我也无法主宰现实。

所以,庄子说:“知天之所为,知人之所为者,至矣。” 不管在梦境还是现实中,人都是非常渺小的,无法左右自身与现实。所以,从这个角度说,梦境和现实并没有太多区别,我们常说人生如梦,人生如戏。真正领悟了这个智慧的人,才是真正的智者,他们才能游离梦境与现实之间,获得真正的自在与逍遥,这是庄子梦觉的同构,也体现了庄子万物一体的思想,这是庄周梦蝶的第二种哲学式的解读。还有其他的解读吗?

齐泽克在《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》中引用了拉康对庄子的“庄周梦蝶”全新视角的解读,是的,你没有听错,是齐泽克和拉康解读庄子,而且解读的视角非常新颖。庄子认为万物一体,梦觉同构,现实就是梦境,梦境就是现实。但是齐泽克认为,庄子这个故事阐述的其实不是梦境与现实的混同,而是强调梦境才是现实,现实其实是幻象。也就是说,齐泽克的解读完全反过来了,他彻底否定的现实的实在性,而肯定了梦境的实在性。

那齐泽克为什么能如此解读呢?这就要理解之前我们介绍了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幻象的思想,齐泽克认为,所谓我们看到的现实,只不过是意识形态所构筑起来的幻象,都不是真实的世界。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其实都是被意识形态操纵的结果。在这方面,齐泽克继承了拉康的思想,在梦境与现实的对立中,幻象是位于现实一方,拉康说:幻象是支撑物,它把一致性赋予我们所谓的现实。接下来的分析会有点抽象,我们从拉康的一个著名的隐喻故事讲起,这个隐喻故事名称叫:烧着的孩子。故事有点惊悚。

这个故事说的是,一位孩子去世之后,父亲连续几天几夜守护在自己孩子的病床旁边。父亲在隔壁房间休息,但门是开着的,这样他可以从他的房间,看到孩子遗体的房间,孩子的遗体四周点着高高的蜡烛。父亲雇佣了一位老人来帮忙看孩子的遗体。睡了几个小时后,这位父亲梦到他的孩子站在他的床边,摇他的胳膊,轻声埋怨说:“爸爸,难道你没有看见,我被烧着了吗。” 父亲从睡梦中惊醒过来,果然看到隔壁房间里着火了,于是他急忙跑过去,发现雇来的老头已经睡着了,一只燃烧着的蜡烛倒了,引燃了他心爱的孩子的一只胳膊。这就是“烧着的孩子”的故事。

齐泽克指出,通常我们对梦境的理解是,梦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做梦的人延长睡眠。做梦的人突然暴露在外在的刺激下,暴露在来自现实的刺激物下,比如,闹钟的响铃、敲门声等等。为了延长睡眠,睡觉的人会飞快地当场建构一个梦:一个小场景,一个小故事,包括那些刺激性因素。不过,外在的刺激很快变得过于强烈,主体被惊醒了。在这种解释里面,梦境是对现实的回应或者想象。在这个故事里面,正常的理解就是,孩子烧着的胳膊的火光,刺激到了这位父亲,所以他做了这个梦。

但是,齐泽克和拉康对这个梦的解读却背道而驰,父亲醒过来,并不是刺激变得过于强烈。而是,父亲在梦中遇到了欲望的现实,也就是拉康的“实在界”,那这位父亲欲望的现实是什么呢?欲望的现实就:孩子对父亲的指责,孩子说:难度你没有看见,我被烧着了吗。这句话,其实暗示了,父亲对孩子可能怀有一种根本性的、深深的内疚。他之所以醒来不是因为现实的刺激足够强烈,而是因为他在梦中遇到真正的现实,这个现实比外在的现实更加可怕。所以,他惊醒过来,是要逃避在梦境中显示出来的真正的现实,也就是拉康说的:实在界。也就是说,其实在因为父亲对孩子可能有深深的愧疚,父亲在梦里没办法面对这种真实的情况,所以,被惊醒了,或者也可以说,对于父亲来说,梦境是真实,而现实是对真实的逃避或者回避。

拉康用这个隐喻故事来阐述了,我们所谓的现实其实是幻象构建的,而之所以要构建幻象是因为它能够遮蔽我们内心的真实,或者实在界。齐泽克认为,这就是我们意识形态运作的方式,幻象构建了现实,而现实是对真实或者实在的遮蔽或者逃避。这跟我们通常理解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相反的,我们以为的意识形态是现实之外的虚构,但其实现实就是意识形态的幻象。就像这位父亲,回到现实中,对死去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,来遮蔽了他对孩子深深的、真实的愧疚。这是齐泽克和拉康对梦境与现实的解读。

齐泽克就用了庄子”庄周梦蝶”的故事来阐述了这个关系。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,但醒来之后问自己,他怎么知道,现在他不是一只正在做梦的蝴蝶,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呢?齐泽克认为,庄子认为,自己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的时候,在某种程度上说,蝴蝶是客体,它构成了他的幻象-身份的框架和中枢,在庄子与蝴蝶的关系中,庄子代表了符号性现实,而在欲望的实在界,他其实是一只蝴蝶。庄子渴望成为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,在庄子内心欲望的实在界,蝴蝶才是真正的庄子。

在日常现实世界的层面,庄子是一个真实的人,他梦见了自己变成蝴蝶;但是按照拉康和齐泽克的解读,实际情况是:一个真正的蝴蝶梦见了自己变成庄子。当庄子从梦中醒来,他可以对自己说,他是庄子,只是刚才梦里变成了蝴蝶。但是在梦里,当庄子是蝴蝶的时候,他不能问自己:一旦醒来,一旦他觉得自己是庄子的时候,他还是不是那只做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的蝴蝶。换句话说,这里存在一个不对称的关系,只有庄子在现实中,才能问自己,而庄子在梦里是无法问自己的。

所以,齐泽克认为,人其实在睡梦中,才能接近真正的觉醒,接近我们欲望的实在界。在实在界我们没办法质问自己,是因为在实在界,那里没有支撑物,没有幻象。这就是拉康说的:幻象是支撑物,它把一致性赋予我们所谓的现实。在拉康和齐泽克看来,实在界是无法言说的,只有在我们以为的现实中才是可以言说的,现实看起来合理的、连贯的、一致的,但其实只是一种幻象,而且是遮蔽了真实的幻象。因此,在庄周梦蝶的故事中,梦中的蝴蝶才是真正的庄子,或者说那才是庄子正在渴望的样子,而现实中的庄子只是虚假的幻象,不是真正的庄子,这是对庄周梦蝶的第三种哲学式的解读,你理解了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上一篇: 什么是象牙红,象牙红怎么养植 下一篇: 手柄上的按键各代表什么?手柄的rb键是什么意思

相关文章

快手网红排名前30名(十大快手网络红人ID介绍)

快手网红排名前30名(十大快手网络红人ID介绍)

淘宝平台怎样判定恶意退款?恶意退款怎么处理?

淘宝平台怎样判定恶意退款?恶意退款怎么处理?

免費標語製作工具

免費標語製作工具

仓鼠的主要饮食习性和正确喂养方法

仓鼠的主要饮食习性和正确喂养方法

什么是Bybit 统一交易帐户?优缺点分析(2025 最新)

什么是Bybit 统一交易帐户?优缺点分析(2025 最新)

澳大利亚 Australia

澳大利亚 Austral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