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棣”这个字猛地一看确实不知道怎么读,但是要说到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,我相信大家就熟悉起来了。记得还是在我读大学期间,我看了一部电视剧《朱元璋》,这部电视剧是以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主角的历史剧,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普通人的身份,经过一系列磨难,最后成为一代帝王的故事。特别推荐大家有时间去看一下。
剧中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也给我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,1380年,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,镇守北平。他在此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,多次打败北方的敌人,保卫了明朝的边境安全。1398年,朱棣通过精心策划夺取了皇位。
棣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dì、dài、tì。棣字的含义也非常的丰富,不同的读音有着不同的意思,我们一起来学习下。
当“棣”字的读音是dì的时候,他的含义指的是:
“棣”字,本意指的是棠棣,在古代的文献中,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:“山有苞棣”,这句话意思是山上有茂密的棠棣丛生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是一首周公欢宴兄弟的乐歌,这首诗歌描写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,后人便用“常棣”或“棠棣”来象征兄弟或兄弟情谊。例如,在古人的书信中,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:“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,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够保全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,安慰我们臣下的无尽忠心。
“棣”也被用来指称弟弟,常常出现在古代的书信中,比如,“贤棣”、“仁棣”等。这些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关爱。当棣字的读音为dài时,常用“棣棣”用来形容文雅安和的样子。比如,“威仪棣棣,不可选也”,意指他的仪态文雅安和,无人能及。这是对个人风度气质的高度赞扬。当棣字的读音是tì时,“棣”表示通达。例如,“万物棣通”,意指万物通达顺畅。这是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寓言。
棣,这个字由“木”和“隶”组成,发音从“隶”。它的本义是唐棣,也被称为棠棣或常棣,这其实是古时候书籍里记载的一种植物,我们现在通常称它为郁李。这种郁李属于落叶小乔木类别,它的花朵呈现出淡红色,非常好看,果实口感酸甜,形状跟李子有些像,但是个头比李子小一些。
从棣字的意思可以看出,棣字有象征着兄弟的情谊,所以在起名中用棣字代表着有爱友善,或者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扶持,相互帮衬的意思。
棣,《广韵》记载,“棣”字发音为“特计切”,而在《集韵》和《正韵》,“棣”发音作“大计切”;另据《韵会》,其发音则为“他计切”,其音与“第”字相近。这也足以说明“棣”字是一个多音字,在古代记录中棣字也发不同的音。
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棣字记录为“白棣”。翻阅《尔雅·释木》可知,“常棣”、“棣”皆是指同一植物。在《诗经·召南》中,以美妙的诗句赞颂了唐棣花朵的茂盛:“何彼穠矣,唐棣之华。”。《小雅》中亦有对常棣花朵的赞美:“常棣之华,鄂不韡韡”,形容其花朵光采照人,引人驻足。陆玑在《常棣疏》中详细描述了白棣的形态:它的大小类似于李子但要小一些,色泽与樱桃相似但更偏向于纯白。
棣字,你学会了吗?关注我,每天学习一点点,一起进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