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,路过一深山老林,见一茅屋紫气缭绕,料有异人在内。进去一看,有一老僧在入定,头上、身上都长满了野草。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口,尚有微温,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。
老僧睁开眼,茫茫然问:“你是谁啊?”
玄奘大师说:“小僧玄奘,您老在此入定多久了?”
老僧说,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,在等释迦牟尼佛来度化。
玄奘大师掐指一算,已千年有余,便对他说:“释迦佛已经涅槃了。”
老僧答:“那就等弥勒菩萨出世,我跟他去弘法。”
玄奘想了想说:“弥勒佛出世还须数亿万年,恐你又错过时机。这样不如现在转世投胎,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,我们一起弘法利生,造福于民,如何?”
老僧点头:“这样也好。”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,去皇宫投胎做皇太子,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。
十九年后,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,跋涉五万里,从西域取经归来。他不忘前约,到皇帝那里去寻找转世老僧。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,他很惊讶,对玄奘大师说:“我没有十九岁的皇太子啊!”原来老僧投胎投错地方,投到了当朝大臣尉迟恭的家中。
于是玄奘大师向皇帝陈情,皇帝应可传诏下去,将那青年宣来,令其随玄奘大师出家。其时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,前世的事情并不记得!他已经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,坚决不同意出家。皇帝大怒:“不出家就赐死!”青年没办法,只好同意,但提出条件,必须随行三架马车:一车载金银元宝,一车载酒,一车载美女。如不应允,宁可伏剑而死,也不出家为僧。
玄奘大师心中有数,点头默许。自此,一代风流公子终被“逼”入佛门。次日,年少的富家公子正式受度为玄奘大师的入室弟子,便随玄奘大师前往大慈恩寺。寺外两序排列,敲钟击鼓来迎接法师和年轻的窥基。于是,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: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,后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,财宝醇酒加美女,好不招摇壮观!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,“三车和尚”的“美名”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当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,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,蓦然惊醒了老僧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。他毕竟刻苦修炼多生多世,晨钟暮鼓的灵性一触即发。当即翻身下马,痛苦忏悔,从此虔心重皈佛门,精进修行,成为玄奘大师座下的大弟子,就是后来的窥基大师。后人便以此事称窥基大师为“三车祖师”。